储能系统电缆布线需遵循的防火分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一、基于建筑结构的划分
防火分隔设施:在建筑物内部,根据防火墙、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的位置,将电缆敷设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。每个分区之间应有明确的防火分隔措施,以防止火灾从一个分区蔓延到另一个分区。
防火间距:储能电池舱(柜)之间的布置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,如长边端部不得小于3米,短边端部不得小于4米。若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,则防火间距无限制。
二、基于电缆类型的划分
电缆性能:对于不同类型的电缆,其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可能有所不同。在划分防火分区时,应考虑将不同类型的电缆分别敷设在不同的分区内,以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蔓延的速度。
三、基于使用环境的划分
敷设环境:根据电缆敷设环境的不同,如地下室、隧道、桥架等,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防火分区。这些区域可能具有不同的火灾风险和救援难度,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防火措施和划分方法。
防火封堵:在电缆穿过不同的防火分区时,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,以防止火灾通过电缆通道蔓延。
四、具体布线原则
跨越法:将电缆敷设于建筑物不同防火分区之间时,可通过架空或桥梁等方式实现。适用于防火分区较大、跨度较大的场合。跨越式电缆敷设必须预留合理的张力余量,以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电缆松弛或线缆断裂。
穿越法:当电缆需要从一个防火分区穿过到另一个防火分区时,可以采用隧道、管道、槽道等方式实现。适用于防火分区跨度较小,需要保持防火分区的密闭性的场合。电缆穿越通道必须保证导电层与接地部分良好接触,以确保电缆敷设质量。
绕越法:在建筑结构复杂、空间限制大的情况下,可采用绕越法将电缆在防火分区内不断转折、绕行,以避开其他设施影响。电缆绕越通道必须保证敷设方便、维护方便,同时防火阻隔隔墙结构必须符合标准。
五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
国家标准:在进行储能系统电缆布线时,应参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、规范,如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》《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》等。这些标准和规范中详细规定了电缆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、方法、防火措施等内容,为防火分区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